更新時間:2019-06-04 16:26:00 | 閱讀:83888次
一、健康的含義是什么?
健康是指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均處于良好狀態。
二、健康教育的含義是什么?
健康教育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社會和教育活動,促使人們自覺地采納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們樹立健康意識、促使人們改變不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行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通過健康教育,能幫助人們了解哪些行為是影響健康的,并能自覺地選擇有益于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
三、健康教育的目是什么?
1、增強人們的健康,使個人和群體實現健康的目的;
2、提高和維護健康;
3、預防非正常死亡、疾病和殘疾的發生;
4、改善人際關系,增強人們的自我保健能力,使其破除迷信,摒棄陋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倡導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
四、常見的有損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是什么?
吸煙、酗酒、不良飲食習慣、缺乏體育鍛煉、心胸狹窄、性亂交等。
五、有害健康的八種行為是什么?
1、吸煙;
2、飲酒過量;
3、不恰當的服藥;
4、缺乏經常的體育鍛煉,或突然運動量過大;
5、熱量過高或多鹽飲食、飲食無節制;
6、不接受科學合理的醫療保??;
7、對社會壓力產生適應不良的反應;
8、破壞身體生物節奏的生活方式。
春季防病知識
春天氣溫多變,氣候變化無常,冷暖不穩定且多風,細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便會乘機肆虐,易造成一些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如流感、流腦、水痘、風疹等等;同時不穩定的氣候往往會使人情緒波動,影響到人的內分泌及生物鐘,導致心血管及精神病的發生。另外,春暖花開,空氣中飄浮各種花粉、顆粒、塵埃、塵螨,對過敏性體質者易誘發變態反應引起過敏性皮炎、過敏性鼻炎、麻疹等。我們應及時做好預防工作:
1、過敏體質的人不要過多地曬太陽,可用防曬霜保護。外出游玩要隨身帶風油精,抹后防蟲。桃花等花類觀賞就好,不要用手接觸花粉,以免過敏。
2、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毛巾、被褥要常曬太陽,多吃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C和B,少吃辛辣刺激的東西。加強營養,加強運動,提高人體免疫力。兒童要按時進行預防接種。
3、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人際關系,充實生活。保證良好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不可打亂生物鐘。如生活習慣、心理狀態發現異常及時找??漆t生咨詢。
4、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少參加劇烈和刺激的運動,控制飲食。根據天氣變化適當保暖,平時生活要有一定規律。老年人如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要經常測量血壓、血脂,不可以參加激烈的運動。肉少吃,多響蔬菜水果,提倡低脂、低鈉、低糖飲食。
狂犬病防治知識
狂犬病又稱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主要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的一種人畜共患的急性傳染病。主要有恐水、怕風、光、聲等臨床癥狀,病死率幾乎100%。帶有狂犬病毒的狗、貓等動物及患狂犬病的人是主要的傳染源,被其咬傷、抓傷皮膚或被其舔粘膜而感染。
此外,狂犬病的潛伏期長短不一,據有關資料顯示,最短的5天,最長可達19年或更長,一般為1-3個月。
預防狂犬病最有效的途徑是給貓和狗注射疫苗。3個月以上的狗,就要注射疫苗。人被咬傷后應該先作傷口處理, 首先不要止血,讓血流出來,再用20%的肥皂水或1/1000—1/500的新潔爾滅溶液反復沖洗10—20分鐘,再用大量清水沖凈10分鐘,最后涂上碘酒消毒,傷口不要包扎。然后立即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一般來說,被咬的傷口越深越嚴重,部位越靠近頭、面,越危險,必須立即注射狂犬疫苗和免疫血清。
流感防治知識
流感是呼吸道傳染病,傳染病性強,傳播速度快。由于流感是病毒性傳染病,沒有特效的治療手段,因此預防措施非常重要。專家對公眾提出如下建議:
●要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動水洗手,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噴嚏后)應立即洗手。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避免飛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時佩戴口罩,以免傳染他人。
●要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每天開窗通風數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在流感高發期,盡量不到人多擁擠、空氣污濁的場所;不得已必須去時,最好戴口罩。
●在流感流行季節前接種流感疫苗也可減少感染的機會或減輕流感癥狀。
●流感防治誤區:
1、服用維生素抗流感。各種維生素好處多多,這顯而易見、毋庸置疑。但它們卻不能使人遠離流感。包括使用抗病毒藥和各種維生素在內的綜合診治才是最理想的療法。
2、戶外可減少得流感風險。這種論點并不完全正確,因為我們在戶外,比如在大街上常常會遇到很多人,而他們中間就完全可能有流感病人。至于說戶外空氣新鮮,流感傳播風險相對不高,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封閉場所內如聚集很多人,流感傳播風險隨之便會高出成十上百倍。
艾滋病的防治
艾滋病的醫學名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英文縮寫AIDS), 是一種病死率很高的嚴重傳染病。"艾滋"是它的英文縮寫“AIDS”的音譯。它是由于感染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具有一系列復雜癥狀的綜合癥,但對個人來講是可以預防,其主要預防措施是:
(1)不發生婚前性行為;
(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3)不輕易接受輸血和血制品。(如必須使用,要求醫院提供經艾滋病病毒檢測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4)不與他人共用針頭、針管、紗布、藥棉等用具;
(5)不去消毒不嚴格的醫療機構或其他場所打針、拔牙、穿耳朵眼、紋身、紋眉、針灸或手術;
(6)避免在日常救護時沾上受傷者的血液;
(7)不與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膚的用具,如牙刷、刮臉刀和電動剃須刀。
一、常見的傳染病
根據傳染病的主要傳播途徑,分為以下幾類:
1、腸道傳染?。夯魜y(二號?。?、痢疾、傷寒、甲肝、戊肝、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癥)、感染性腹瀉等;
2、呼吸道傳染?。簜魅拘苑堑湫头窝?、肺結核、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腦、流行性腮腺炎、白日咳、白喉、猩紅熱、風疹等;
3、血源性傳染?。阂腋?、丙肝、丁肝、艾滋病等;
4、蟲媒傳播及自然疫源性傳染?。菏笠?、狂犬病、鉤體、乙腦、瘧疾、登革熱、黑熱病等;
5、其它:炭疽、布魯氏菌病、急性出血性眼結膜炎(紅眼?。┑?。
二、傳染病的基本特征
1、有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立克次體、螺旋體、原蟲、蠕蟲等;
2、有傳染性:傳染病病人必須隔離治療;
3、有流行病學特征:不同傳染病的發病時間、地區、人群等方面有各自的分布特點;
4、有感染后免疫:人體感染病原體后,體內會產生相應的抗體,可抵抗相同的病原體。
三、腸道傳染病的預防
(一)什么是腸道傳染???
腸道傳染病是一組經消化道傳播的疾病。常見的主要有傷寒、副傷寒、細菌性痢疾、霍亂、甲型肺炎、細菌性食物中毒等。腸道傳染病病人的病原體從病人和病原攜帶者的糞便、嘔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圍環境,再通過水、食物、手、蒼蠅、蟑螂、等媒介經口腔進入胃腸道,在人體內繁殖、產生毒素引起發病,并繼續排出病原體再傳染給其他健康人。
(二)腸道傳染病的傳播途徑
1、經水傳播 由于生活飲水源被腸道傳染病人和病原攜帶者的糞便、嘔吐物中排入水中或洗滌病人的衣褲、器具、手等造成了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亂、傷寒、細菌性痢疾的暴發流行。
2、經食物傳播 在食品的加工、儲存、制作、運輸的銷售等過程中被腸道傳染病的病原體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發流行。
3、接觸傳播 通過握手、使用或接觸過病人的衣物、文具、門具、門把手、人民幣等造成病原體傳播。
4、昆蟲傳播 有些腸道傳染病的病原體可在人體內存活一段時間,通過到處活動的蒼蠅、蟑螂等昆蟲進行傳播。
(三)預防措施
預防腸道傳染病的關鍵是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要注意飲食和飲水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好預防工作。
1、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對糞便、垃圾和污水的衛生管理,發動群眾滅蠅、滅蟑螂。
2、注意飲食衛生。不吃腐爛變質食物,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燙、剩飯、剩菜要煮后再吃,食具要經常消毒。飲食服務行業、食品加工銷售單位和集體食堂,要認真執行食品衛生法。
3、搞好飲水衛生。不喝生水,喝開水。保護好水源,嚴防污染。飲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證飲水衛生。
4、講究個人衛生。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常剪指甲、勤換衣服。食堂、飲食業工作人員更要講究個人衛生,定期體格檢查,發現有傳染病,應及時調離工作崗位。
四、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
(一)傳染性非典型肺炎
1、主要表現:起病急,以發熱為首發癥狀,體溫一般超過38℃,可伴有畏寒、關節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瀉,一般無鼻塞、流涕,可有咳嗽,多為干咳,少痰,可有胸悶,嚴重者出現呼吸加速或呼吸困難。
2、傳播途徑:主要與病人近距離接觸而傳播,亦可經接觸病人的痰、氣管分泌物、糞便或被其污染的物品傳播。
3、預防方法:生活、工作場所保持通風;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液、流水洗);不與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觸。
(二)流腦
1、主要表現:起病急,高熱,劇烈頭痛,嘔吐,皮膚黏膜出現淤點淤斑,少數嚴重患者可出現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2、傳播途徑:主要通過咳嗽、噴嚏等經飛沫直接從空氣傳播。
3、預防方法:接種流腦疫苗;搞好環境衛生,保持室內通風,盡量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不與病人接觸。
(三)流行性感冒
1、主要表現:起病急,畏寒發熱,頭痛,全身乏力、酸痛,體質較弱的患者如老人、兒童可出現肺炎,劇烈咳嗽,呼吸急促。
2、傳播途徑:主要經飛沫傳播
3、預防方法:搞好環境衛生,保持室內通風,盡量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不與病人接觸;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加強鍛煉,在每天洗臉時用冷水刺激鼻部,可以提高抵抗力,增加對寒冷的適應能力。接種流感疫苗。
(四)麻疹
1、主要表現:發熱,全身不適,食欲減退,咳嗽,打噴嚏,流涕,眼結膜充血、畏光、流淚,口腔黏膜出斑,皮膚出疹等。
2、傳播途徑:主要通過飛沫直接傳播。
3、預防方法:接種麻疹疫苗;搞好環境衛生,保持室內通風,盡量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不與病人接觸。
五、血源性傳染病的預防
病毒性肝炎
1、種類: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等。
2、主要表現:
(1)急性肝炎:起病急,畏寒、發熱、全身乏力、厭油、惡心、嘔吐、皮膚鞏膜黃染;
(2)慢性肝炎:疲乏、厭食、惡心、嘔吐、腹脹、腹瀉、肝區不適等。
3、傳播途徑:
(1)甲肝、戊肝:主要通過腸道傳播,即進食被病毒污染的食品或水而感染生??;
(2)乙肝、丙肝、丁肝:主要經血液傳播,可通過輸血、不安全注射、血透等途徑傳播,亦可經由母親傳給新生兒。
4、預防方法:
(1) 接種甲、乙肝疫苗可有效預防甲、乙肝;
(2) 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飯前便后洗手,不吃生、冷、變質食物,生食、熟食要分開存放,剩飯菜要熱透(尤其是熱天),不隨便到不衛生的攤點、飲食店就餐,防止病從口入。
(3)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不與他人共用針頭(包括針灸);盡量避免輸血和使用血液制品;患乙肝或攜帶乙肝病毒的婦女分娩時應加強對嬰兒的防護,避免傳給孩子,新生兒生下24小時內注射乙肝高效價免疫球蛋白;不接觸病人的血液及被血液污染的物品;不與病人共用食具、洗刷用具、剃須刀等。
六、蟲媒傳播及自然疫源性傳染病的預防
(一)狂犬病
1、主要表現:早期表現為被狗或其它動物咬、抓傷后愈合的傷口及其周圍有癢、痛、麻及蟻走等異樣感覺,繼而患者出現恐水、怕風、怕光、怕聲等癥狀,絕大部分患者最后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
2、傳播途徑:主要因被帶狂犬病病毒的狗、貓或其它動物咬、抓傷而感染生病。
3、預防方法:避免被狗咬、抓傷,被狗咬、抓傷后要立即用20%肥皂水沖洗傷口半小時以上,并在24小時內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防疫站)的動物咬傷門診進一步處理傷口和接種狂犬病疫苗,切不可掉以輕心,狂犬病可防不可治。
(二)乙腦
1、主要表現: 高熱、頭痛、嘔吐、意識障礙、抽搐,部分患者會留有嚴重的后遺癥。
2、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蚊蟲叮咬傳播
3、預防方法:滅蚊、防蚊是預防控制乙腦的重要措施,接種乙腦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法,乙腦疫苗的接種對象為6個月~6歲兒童。
基本知識與技能(試行)
一、基本知識和理念
1、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而是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
2.每個人都有維護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責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
3.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4個方面。
4.勞逸結合,每天保證7-8小時睡眠。
5.吸煙和被動吸煙會導致癌癥、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多種疾病。
6.戒煙越早越好,什么時候戒煙都為時不晚。
7.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藥品。
8.環境與健康息息相關,保護環境促進健康。
9.獻血助人利己,提倡無償獻血。
10.成人的正常血壓為收縮壓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張壓低于90毫米汞柱;腋下體溫36℃-37℃;平靜呼吸16-20次/分;脈搏60-100次/分。
11.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輸液,注射時必須做到一人一針一管。
12.從事有毒有害工種的勞動者享有職業保護的權利。
13.接種疫苗是預防一些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措施。
14.肺結核主要通過病人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等產生的飛沫傳播。
15.出現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帶血,應及時檢查是否得了肺結核。
16.堅持正規治療,絕大部分肺結核病人能夠治愈。
17.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不會傳播。
18.蚊子、蒼蠅、老鼠、蟑螂等會傳播疾病。
19.異常腫塊、腔腸出血、體重減輕是癌癥重要的早期報警信號。
20.遇到呼吸、心跳驟停的傷病員,可通過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急救。
21.應該重視和維護心理健康,遇到心理問題時應主動尋求幫助。
22.每個人都應當關愛、幫助、不歧視病殘人員。
23.在流感流行季節前接種流感疫苗可減少患流感的機會或減輕流感的癥狀。
24. 妥善存放農藥和藥品等有毒物品,謹防兒童接觸。
25.發生創傷性出血,尤其是大出血時,應立即包扎止血;對骨折的傷員不應輕易搬動。
二、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
26.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
27.每天刷牙,飯后漱口。
28.咳嗽、打噴嚏時遮掩口鼻,不隨地吐痰。
29.不在公共場所吸煙,尊重不吸煙者免于被動吸煙的權利。
30.少飲酒,不酗酒。
31.不濫用鎮靜催眠藥和鎮痛劑等成癮性藥物。
32.拒絕毒品。
33.使用衛生廁所,管理好人畜糞便。
34.講究飲水衛生,注意飲水安全。
35.經常開窗通風。
36.膳食應以谷類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注意葷素搭配。
37.經常食用奶類、豆類及其制品。
38.膳食要清淡少鹽。
39.保持正常體重,避免超重與肥胖。
40.生病后要及時就診,配合醫生治療,按照醫囑用藥。
41.不濫用抗生素。
42.飯菜要做熟;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凈。
43.生、熟食品要分開存放和加工。
44.不吃變質、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45.婦女懷孕后及時去醫院體檢,孕期體檢至少5次,住院分娩。
46.孩子出生后應盡早開始母乳喂養,6個月合理添加輔食。
47.兒童青少年應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預防近視的發生和發展。
48.勞動者要了解工作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規程,注意個人防護,養成良好習慣。
49.孩子出生后要按照計劃免疫程序進行預防接種。
50.正確使用安全套,可以減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險。
51.發現病死禽畜要報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
52.家養犬應接種狂犬病疫苗;人被犬、貓抓傷、咬傷后,應立即沖洗傷口,并盡快注射抗血清和狂犬病疫苗。
53.在血吸蟲病疫區,應盡量避免接觸疫水;接觸疫水后,應及時預防性服藥。
54.食用合格碘鹽,預防碘缺乏病。
55.每年做1次健康體檢。
56.系安全帶(或戴頭盔)、不超速、不酒后駕車能有效減少道路交通傷害。
57.避免兒童接近危險水域,預防溺水。
58.安全存放農藥,依照說明書使用農藥。
59.冬季取暖注意通風,謹防煤氣中毒。
三、基本技能
60.需要緊急醫療救助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61.能看懂食品、藥品、化妝品、保健品的標簽和說明書。
62.會測量腋下體溫。
63.會測量脈搏。
64.會識別常見的危險標識,如高壓、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遠離危險物。
65.搶救觸電者時,不直接接觸觸電者身體,會首先切斷電源。
66.發生火災時,會隔離煙霧、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會撥打火警電話119。
疾病預防知識
1、如何預防感冒?
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目前還沒有任何特殊藥物能有效地控制感冒病毒感染,并將其殺死。因此,只有作到以下幾點,才能有效地預防感冒:
(1)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的御寒能力;
(2)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3)常曬被褥、枕席,利用日光殺死病毒;
(4)隨氣候變化增減衣服;
(5)感冒流行時不公共場所,不去病家串門。
2、如何預防慢性支氣管炎?
(1)戒煙,吸煙是引起慢性支氣管炎的重要因素。
(2)加強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3)經常鍛煉,增強體質,預防感冒。
(4)改善環境衛生,處理“三廢”,消除大氣污染。
3、如何預防菌???
(1)管理傳染源,對腹瀉病人要進行早期診斷,及時隔離治療。
(2)加強飲食、飲水、環境衛生管理,食具要消毒,糞便及排泄物應深埋或加漂白粉消毒,防止糞便流失污染水源、食品等。
(3)注意個人衛生,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凈,不喝生水等良好衛生習慣。
4、癌癥可以預防嗎?如何才能早期發現?
癌癥是可以預防的,只要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當身體出現以下癥狀或體征時,應及時到醫院作進一步的檢查,以明確診斷:異常腫塊,潰瘍不愈,痣疣增大,痰血嗆咳,食欲減退、上腹悶脹,大便出血,習慣改變,無痛血尿、排尿不暢,鼻塞鼻血、聲嘶頭痛,白帶增多、異常出血,食滯胸悶。
夏季預防食物中毒八注意
細菌性食物中毒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多發生在氣候潮熱的季節。這是由于氣溫高、濕度大,適合細菌生長繁殖。
細菌在被污染的食物中大量繁殖,產生大量毒素,包括腸毒素和細菌裂解后釋放出的內毒素,是發生食物中毒的基本條件。其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癥狀,常在進食數小時后發病,常見致病菌有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腸桿菌類、能產生腸毒素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等。
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關鍵是抑制細菌繁殖,大致要注意8條:
一、挑選食品,要選擇新鮮、無變質的。
二、食物在食用前應充分清洗和浸泡。
三、挑海鮮,最好選擇活的。
四、為防止熟食被細菌污染,切生的食品和熟的食品所用的刀、砧板要分開;做涼拌菜一定要洗凈消毒,最好不要吃隔頓涼拌菜。
五、冰箱里存放的食物應盡快吃完,冷凍食品進食前要加熱,因為不少細菌在冷藏、冷凍條件下不會死亡,決不能把冰箱當作食品保險箱。
六、有些細菌產生的毒素不怕高溫,因此并不是食物加熱后就可以吃了,一些剩飯、剩菜經加熱后仍有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險,常溫下保存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
七、堅持鍛煉,提高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
八、消滅蒼蠅、蟑螂、紅螞蟻等細菌的傳播媒介。
十條健康教育知識
1、人類健康有哪四個層次?
人類的健康分為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會適應健康四個層次。后一個健康層次,是以前一個健康層次為基礎而發展的,比前一個更高級的健康層次,四者結合可謂“全面健康”。
2、健康新概念是什么?
人們對健康的需求,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也在日益增長。21世紀的健康應是大健康時代,即健、壽、智、東、美、德六大人生最佳境界。
3、健康的決定因素有哪些?
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每個人的健康與壽命,60%取決于自己,15%取決于遺傳因素,10%取決于社會因素,8%取決于醫療條件,7%取決于氣候環境影響。
4、健康教育的目標是什么?
健康教育的目標是“知、信、行”?!爸本褪瞧占敖】档目茖W知識?!靶拧本褪鞘谷藗兿嘈趴茖W有益健康,并建立起獲得健康的信念?!靶小本褪前研拍钭優閷嶋H行為,落實健康行為。
5、衡量健康的三項指標及城市居民死因順位是什么?
衡量社會健康的三項指標:人中預期壽命、孕產婦死亡率、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我國城市人口死亡的主要疾病的順位排列:腦血管病、腫瘤、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病、意外傷害和中毒。
6、影響健康的十大惡習有哪些?
(1)緊張。情緒緊張易使人患高血壓病、頭痛、失眠。
(2)濫用藥物。產生藥物成癮或引起意外中毒。
(3)暴食。是引起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原因。
(4)過度運動或缺少運動。
(5)不注意身體的警告。身體不舒服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6)任意中斷治療,這樣會使疾病復發。
(7)過度節食或素食,使身體缺少必要的營養。
(8)吸煙。稱為慢性自殺,也危害他人健康。
(9)酗酒。過量飲酒會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并對肝臟的機能有毒害作用。
(10)進食致癌物質。如被黃曲霉素污染的食物,煙熏的食物等。
7、世界無煙日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定于每年5月31日為世界無煙日。宣傳吸煙有害,呼吁吸煙者在這一天主動停止或放棄吸煙,香煙推銷單位和個人在這一天停止經營活動。
8、大量飲酒有什么危害?
大量飲酒導致酒精中毒,損傷大腦神經和肝細胞,誘發胃炎、肝炎、肝硬化等;重者造成昏迷或死亡;酒后受孕出生的后代易出現智力遲鈍,肢體畸形。
9、七大營養素對人體有哪些作用?
蛋白質:是構成身體細胞的基本物質。
脂肪:是供給人體熱能的營養素。
糖:是人體重要能量來源。
維生素:是維持人體新陳代謝和各種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質。
無機鹽:是骨骼和牙齒的重要組成成分。
水:是人體的重要組成成分。
纖維素:能促進腸蠕動,加速食物殘渣的排泄。
10、食物中毒如何預防?
(1)不吃病死禽、畜肉。
(2)不吃腐敗變質食物。
(3)不吃被農藥污染的食物。
(4)不吃發芽的土豆(馬鈴薯)。
如何將健身貫穿于工作忙碌的一天
1.起床:早晨起床后由于人的身體仍處在不完全清醒狀態,身體各項機能也不能迅速達到最佳運動狀態,所以每天應該早起十分鐘,做全身的關節活動和韌帶的抻拉放松。既能使人快速適應活動狀態,同時還能提高身體的柔韌性。
2.早餐:早餐必須要吃,因為人在早晨是最缺乏營養的時候,必須有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攝入,才能保證我們有精力很好的完成上午的工作。
3.上班途中:出門以后,我們可以進行快步走,提高心肺功能的同時,會提高腿部力量及爆發力,走路時最好用前腳掌著地,會保護腳踝關節。
4.等車或車中:在等車或是在車里不要坐著,手扶著車里或車站上的固定物體,身體站直,雙腳與髖關節同寬,提起腳后跟,緩慢放下,反復進行30次,練習三組,每組之間注意抖動小腿放松,這個動作主要練習小腿和膝蓋、踝關節的穩定性。
5.上班中:下車后可以用比較緩和的速度到單位,放松一下緊張的神經和身體,準備開始工作了。在工作的時候注意每隔三十分鐘,活動腰部,每隔十分活動頸部,只需要幾秒鐘做環繞動作即可。這樣會減少頸椎病和腰椎病的發生。
6.下班途中:快走到車站后,進行旋轉腳踝和髖關節的動作,使身體的疲勞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在車上,保持站立姿勢,進行雙腳交替站立練習,提高身體協調能力和穩定能力。
7.回到家中:吃過晚飯以后,進行20-30分鐘的散步,最好在戶外樹木較多的地方,再次回到家后,進行3-5組的仰臥卷腹和俯臥撐練習,提高核心部位和上肢的力量。之后,不要再進食,但可以喝杯牛奶,提高睡眠質量。然后便可以準備休息了。
看似一些簡單的鍛煉,其實只要堅持,有規律地進行下去,就會對我們的身體素質有很大的提高,可以讓我們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其實健身是時時處處存在的,關鍵是我們要時刻擁有健身的意識和科學的健身理念。哪怕時間再緊迫,工作壓力再大,你也會有一個健康的身體。